质要

词典解释


古代买卖货物的券契。《左传·文公六年》:“董逋逃,由质要。”杜预注:“由,用也;质要,券契也。”孔颖达疏:“谓断争财之狱,用券契正定之也。”
准则。《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绍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袁绍与瓒书:“而足下二三其德,强弱易谋,急则曲躬,缓则放逸,行无定端,言无质要,为壮士者,固若此乎?”

词典名字:

质要

词典发音:

zhì yào

国语辞典
古代买卖货物的券契。亦泛指券契。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买卖货物的券契。亦泛指券契。

《左传·文公六年》:“宣子 於是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由质要。”
杜预 注:“质要,券契也。”
孔颖达 疏:“由质要者,谓断争财之狱,用券契正定之也。”
后汉书·马融传》:“由质要之故业率典刑之旧章。”
引申为准则。 《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拔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而足下二三其德,彊弱易谋,急则曲躬,缓则放逸,行无定端,言无质要。为壮士者,固若此乎!”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质要

  • 质要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hì yào,泛指券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