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

词典解释

指 春秋 时 晋 臣 赵盾 及其后代 赵武 、 赵鞅 、 赵无恤 。赵氏 世代执掌 晋国 朝政,贵显无比。《孟子·告子上》:“ 赵孟 之所贵, 赵孟 能贱之。” 杨伯峻 注:“ 晋国 正卿 赵盾 字 孟 ,因而其子孙都称 赵孟 。 孙奕 《示儿篇》云:‘ 晋 有三 赵孟 : 赵朔 之子曰 武 ,謚 文子 ,称 赵孟 ; 赵武 之子曰 成 , 赵成 之子曰 鞅 ,又名 封父 ,謚 简子 ,亦称 赵孟 ; 赵鞅 之子曰 无恤 ,謚 襄子 ,亦称 赵孟 。’” 明 方孝孺 《寿善堂记》:“虽有 陶 猗 之富, 赵孟 之贵,不能延其年於须臾。”

词典名字:

赵孟

词典发音:

zhào mèng

国语辞典
指春秋时晋臣赵盾及其后代赵武﹑赵鞅﹑赵无恤。赵氏世代执掌晋国朝政,贵显无比。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指 春秋 时 晋 臣 赵盾 及其后代 赵武、赵鞅、赵无恤。赵氏 世代执掌 晋国 朝政贵显无比。

《孟子·告子上》:“赵孟 之所贵, 赵孟 能贱之。”
杨伯峻 注:“晋国 正卿 赵盾 字 孟,因而其子孙都称 赵孟。孙奕 《示儿篇》云:‘ 晋 有三 赵孟 :赵朔 之子曰 武,謚 文子,称 赵孟 ; 赵武 之子曰 成,赵成 之子曰 鞅,又名 封父,謚 简子,亦称 赵孟 ; 赵鞅 之子曰 无恤,謚 襄子,亦称 赵孟。’”
明 方孝孺 《寿善堂记》:“虽有 陶 猗 之富, 赵孟 之贵,不能延其年於须臾。”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赵孟

  • 赵孟(?—前476年),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原名赵鞅,又名志父。《赵氏孤儿》中的孤儿赵武之孙。先后败范氏、中行氏,拓展封地,奠定了后来建立赵国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