趿拉

词典解释: tā la 1.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 2.象声词。国语辞典注音 ㄊㄚ ˙ㄌㄚ  拼音 tā la把鞋子後幫踩在腳後跟下拖拉。▶ 如:「那位老人著鞋子,蹣跚的走了過來。」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4398页 第10卷 43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52页

词典名字:

趿拉

词典发音:

tā lā

国语辞典

趿拉 tāla

[wear cloth shoes with the backs turned in] 拖,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

趿拉了双鞋

基本解释

趿拉[ tā la ]

⒈  把鞋子后帮踩在脚后跟下拖拉

如:「那位老人趿拉著鞋子,蹒跚的走了过来。」

英语to wear (one's shoes)​ like babouche slippers, (onom.)​ shuffling sound

法语traîner ses chaussures

引证解释

⒈  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

《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他听得门外有人説话,穿着件破两截布衫儿,趿拉着双皂靴头儿出来。”
刘真 《长长的流水》:“他们歪戴着帽,趿拉着鞋,抽大烟,抢人家东西。”
刘亚舟 《男婚女嫁》第六章:“说着,蹦下地,趿拉着鞋,朝西院他姥爷家跑去了。”

⒉  象声词

莫应丰 《将军吟》第七章:“脚上拖鞋趿拉地响。”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趿拉

  • 趿拉是指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的一种象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