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裔

词典解释: biān yì 僻远之地:投之。国语辞典注音 ㄅㄧㄢ ㄧˋ  拼音 biān yì邊遠的地方。▶ 《隋書.卷四三.河間王弘傳》:「弘奏為盜者百餘人,投之邊裔,州境帖然,號為良吏。」

词典名字:

边裔

词典发音:

biān yì

国语辞典

边裔 biānyì

[remote place] 边远的地方

基本解释

边裔[ biān yì ]

⒈  边远的地方。

《隋书·卷四三·河间王弘传》:「弘奏为盗者百余人,投之边裔,州境帖然,号为良吏。」

引证解释

⒈  边远的地方。

《宋书·氐胡传》:“太祖 以其边裔,下詔曰:‘ 杨难当 表如此,悔谢前愆,可特恕宥,并特还章节。’”
《隋书·音乐志下》:“后周 所用者,皆是新造,杂有边裔之声。”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唐 人无不善书远至边裔,书史里儒莫不书,字有法,至今碑刻可见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边裔

  • 边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iānyì,是指边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