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修

词典解释

1.谓退归修德。《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 文王 有退修之军, 孟津 有再驾之役。” 李善 注引《左传·僖公十九年》:“ 子鱼 言於 宋公 曰:‘ 文王 闻 崇 ( 崇侯虎 )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而修德復伐之,因垒而降。’”

2.道教语。指退隐修炼。《荡寇志》第一三二回:“小姐有志退修,定当早证妙果。”

词典名字:

退修

词典发音:

tuì xiū

国语辞典
1.谓退归修德。 2.道教语。指退隐修炼。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退归修德。

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文王 有退修之军, 孟津再驾之役。”
李善 注引《左传·僖公十九年》:“子鱼 言於 宋公 曰:‘ 文王 闻 崇(崇侯虎 )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而修德復伐之,因垒而降。’”

⒉  道教语。指退隐修炼。

《荡寇志》第一三二回:“小姐有志退修,定当早证妙果。”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退修

  • 退修,读音tuì xiū,汉语词语,指编辑部对那些从内容、结构、文字表达及编写格式等基本符合刊用要求,但有些地方仍需修改、补充的论文,在参考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由责任编辑把稿件中的主要问题清理出来提出明确、具体的修改意见,与作者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共同提高论文质量的一种方法。退修既是编辑对论文进行初步加工的过程,也是一项必须有作者亲自完成的工作。其目的是使论文更具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并使其内容更符合所投刊物的办刊宗旨。要求作者在修改过程中补充遗漏的内容,改正文中不足,以最少的篇幅容纳最多的信息,为论文的顺利发表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