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士

词典解释

通达事理的人。

通达事理的人。

《荀子·不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事起而辨,若是则可谓通士矣。”《韩诗外传》卷一:“王子 比干 杀身以成其忠, 尾生 杀身以成其信, 伯夷 、 叔齐 杀身以成其廉,此四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白月圜文》:“兹承贤主人,不取通士,乃求拘儒。”

词典名字:

通士

词典发音:

tōng shì

国语辞典
通达事理的人。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通达事理的人。

荀子·不苟》:“上则尊君,下则能爱民,事起而辨,若是则可谓通士矣。”
韩诗外传》卷一:“王子 比干 杀身以成其忠, 尾生 杀身以成其信, 伯夷叔齐 杀身以成其廉,此四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白月圜文》:“兹承贤主人,不取通士,乃求拘儒。”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通士

  • 通士,读音为tōnɡ shì,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通达事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