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

词典解释: dào cì 1.途中。 2.路旁;沿途。国语辞典注音 ㄉㄠˋ ㄘˋ  拼音 dào cì1. 在半途中停駐。▶ 《後漢書.卷三一.郭伋傳》:「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迎拜。」2. 次,軍隊駐紮。指路過停駐在那裡。▶ 唐.陳鴻《長恨傳》:「出咸陽,馬嵬亭,六軍徘徊,持戟不進。」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5036页 第10卷 1069

词典名字:

道次

词典发音:

dào cì

国语辞典
1.途中。 2.路旁;沿途。
基本解释

道次[ dào cì ]

⒈  在半途中停驻。

《后汉书·卷三一·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⒉  次,军队驻扎。道次指路过停驻在那里。

唐·陈鸿《长恨传》:「出咸阳,道次马嵬亭,六军徘徊,持戟不进。」

引证解释

⒈  途中。

《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今晏驾道次, 济阴王 在内,邂逅公卿立之,还为大害。”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见士大夫病亡道次, 翊 以马易棺殮之。”

⒉  路旁;沿途。

《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三国志·魏志·梁习传》:“习 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於道次耕种菽粟,以给人牛之费。”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道次

  • 道次,dào cì,路旁;沿途,出处《后汉书·郭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