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听

词典解释

1.探听。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 凌準 等主谋议唱和,採听外事。” 宋 苏轼 《谢制科启》:“通变者恐人才之未尽,故详於採听而畧於临时。”

2.犹采纳。 宋 欧阳修 《论修河第三状》:“臣前已具言 河 利害甚详,而未蒙採听。”

3.收集听取。《国语·晋语六》“风听臚言於市” 三国 吴 韦昭 注:“采听商旅所传善恶之言。”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三》:“《古今诗话》云:‘ 太祖 采听明远,每边事,纤息必知。’”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三·附录》:“旅蒙 盛杏蓀 、 唐景星 、 徐雨之 三观察,采听商情,禀请傅相帮办招商局。”

词典名字:

采听

词典发音:

cǎi tīng

国语辞典
1.探听。 2.犹采纳。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探听。

韩愈 《顺宗实录五》:“凌準 等主谋唱和,採听外事。”
宋 苏轼 《谢制科启》:“通变者恐人才之未尽,故详於採听而畧於临时。”

⒉  犹采纳。

欧阳修 《论修河第三状》:“臣前已具言 河 利害甚详,而未蒙採听。”
收集听取。 《国语·晋语六》“风听臚言於市” 三国 吴 韦昭 注:“采听商旅所传善恶之言。”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三》:“《古今诗话》云:‘ 太祖 采听明远,每边事,纤息必知。’”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三·附录》:“旅蒙 盛杏蓀、唐景星、徐雨之 三观察,采听商情,禀请傅相帮办招商局。”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采听

  • 采听(采听)
  • 1.探听。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 凌准 等主谋议唱和,采听外事。” 宋 苏轼 《谢制科启》:“通变者恐人才之未尽,故详於采听而畧於临时。”
  • 2.犹采纳。 宋 欧阳修 《论修河第三状》:“臣前已具言 河 利害甚详,而未蒙采听。”
  • 收集听取。《国语·晋语六》“风听胪言於市” 三国 吴 韦昭 注:“采听商旅所传善恶之言。”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三》:“《古今诗话》云:‘ 太祖 采听明远,每边事,纤息必知。’”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三·附录》:“旅蒙 盛杏荪 、 唐景星 、 徐雨之 三观察,采听商情,禀请傅相帮办招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