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宰

词典解释: lǐ zǎi 1.指里长。国语辞典注音 ㄌㄧˇ ㄗㄞˇ  拼音 lǐ zǎi職官名。周置,為一里的長官,負責督促里民農事耕作,發布中央政令,徵收稅賦等工作。▶ 《周禮.地官.》:「掌比其色之眾寡,與其六畜兵器,治其政令。以歲時合耦于耡,以治稼穡,趨其耕耨,行其秩敘,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徵斂其財賦。」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4336页 第10卷 369

词典名字:

里宰

词典发音:

lǐ zǎi

国语辞典
指里长。
基本解释

里宰[ lǐ zǎi ]

⒈  职官名。周置,为一里的长官,负责督促里民农事耕作,发布中央政令,征收税赋等工作。

《周礼·地官·里宰》:「里宰掌比其色之众寡,与其六畜兵器,治其政令。以岁时合耦于耡,以治稼穑,趋其耕耨,行其秩叙,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征敛财赋。」

引证解释

⒈  指里长。参见“里长”。

《周礼·地官·里宰》:“里宰掌比其邑之众寡与其六畜、兵器,治其政令。”
《礼记·杂记下》“则里尹主之” 汉 郑玄 注:“里尹,閭胥、里宰之属。”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里宰

  • 里宰,古代基层官名,每里二十五家,有里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