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鄙

词典解释

1.古代指离城较远的地方。 亦指村野。

2.粗野鄙陋。

词典名字:

野鄙

词典发音:

yě bǐ

国语辞典
1.古代指离城较远的地方。亦指村野。 2.粗野鄙陋。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离城较远的地方。亦指村野。

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
《晏子春秋·杂下十二》:“君之内隶,臣之父兄,若有离散,在于野鄙,此臣之罪也。”
吕氏春秋·行论》:“华元 言於 宋昭公 曰:‘往不假道,来不假道,是以 宋 为野鄙也。’”

⒉  粗野鄙陋。

《韩诗外传》卷一:“吾野鄙之人也,僻陋而无心,五音不知,安能调琴?”
宋 洪迈 《夷坚丙志·九圣奇鬼》:“﹝神将﹞又言:‘ 尧 舜 在天为左、右相, 文王 典枢密, 孔子 居翰苑。’其语多野鄙可笑。”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野鄙

  • 野鄙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是:yě bǐ,
  • 释义:1、是指古代指离城较远的地方。2.粗野鄙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