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河

词典解释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凿渠引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京、索二水东过中牟(今县),凡百余里,抵都城(今开封)西,架槽横绝汴渠,东汇于五丈河,名曰金水河。其后复引贯皇城内苑,民间亦得汲用。元丰中赐名天源河。南渡后废。
金始导今北京城西北玉泉山水东注今三海;元重加修浚,以下游被圈入禁苑之内,故称金水河。故道自玉泉东南流,在今西直门南入城,东注今三海,又自三海南端东至皇城东南注入通惠河。明改引玉泉为通惠河源,城西金水河故道遂湮废。玉泉水入城至今什刹海后分为二支:一支东南流为通惠河;一支南注三海,东贯大内为金水河,又自宫苑南出绕皇城前东入通惠河。清以在紫禁城内者为内金水河,在皇城前者为外金水河,相沿至今不改。

词典名字:

金水河

词典发音:

jīn shuǐ hé

国语辞典
1.又名玉河﹐在北京市。金始引玉泉水东注于三海。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又名 玉河,在 北京市。金 始引 玉泉 水东注于三海。

明 萧洵 《故宫遗录》:“自 瀛洲 西度飞桥上回阑,巡红墙而西,则为 明仁宫,沿 海子 导 金水河 步 邃河 南行为西前苑。”
省称“金水”。 明 萧洵 《故宫遗录》:“中建小直殿,引 金水 绕其下,甃以白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金水河 (北京金水河)

  • 金水河,俗称筒子河或护城河,分为内金水河和外金水河。流经故宫内太和门前的是内金水河,流经天安门前的金水为外金水河。据《元史·河渠志》记载,其源出于京西宛平县玉泉山,流至义和门南水门入京城,故得金水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