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天监

词典解释: qīn tiān jiàn 官署名。掌观测天象、推算节气历数。秦汉以来就设专人负责天象历数,后又置官署。明代于1370年定名为,清代沿置。国语辞典注音 ㄑㄧㄣ ㄊㄧㄢ ㄐㄧㄢˋ  拼音 qīn tiān jiàn職官名。唐代稱司天臺,宋代稱司天監,明清為欽天監。掌天文、曆數、占候、推步之事。相當於今日的天文臺。設監正、副監。

词典名字:

钦天监

词典发音:

qīn tiān jiàn

国语辞典
官署名。掌观测天象、推算节气历数。秦汉以来就设专人负责天象历数,后又置官署。明代于1370年定名为钦天监,清代沿置。
基本解释

钦天监[ qīn tiān jiàn ]

⒈  职官名。唐代称司天台,宋代称司天监,明清为钦天监。掌天文、历数、占候推步之事。相当于今日的天文台。设监正、副监。

引证解释

⒈  官署名。掌管观察天象、推算历法。历代多设置,名称不同。 周 有太史, 秦 汉 以后有太史令。 隋 设太史监, 唐 设太史局,后又改司天台,隶秘书省。 宋 元 有司天监,仍与太史局、太史院并置。 元 又设有回回司天监。 明 清 改名钦天监,设监正、监副等官。 清 制, 汉 满 并用,亦有个别 欧洲 传教士参加。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钦天监

  • 官署名。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秦、汉至南朝,太常所属有太史令掌天时星历。隋秘书省所属有太史曹,炀帝改曹为监。唐初,改太史监为太史局,嗣曾数度改称秘书阁、浑天监察院、浑仪监,或属秘书省。开元十四年(726),复为太史局,属秘书省。乾元元年(758),改称司天台。五代与宋初称司天监,元丰改制后改太史局。辽南面官有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属秘书监。元有太史院,与司天监,回回司天监并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