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瑀

词典解释: ruǎn yǔ 1.三国魏陈留人﹐字元瑜。少受学于蔡邕。为建安七子之一。后事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出瑀之手。见《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后世诗文中常用以泛指执掌文书﹑擅长书檄的文章作手。国语辞典注音 ㄖㄨㄢˇ ㄩˇ  拼音 ruǎn yǔ人名。(西元?~ 212)字元瑜,三國魏陳留人(今河南省陳留縣)。善於章表書記,與陳琳齊名,軍國書檄,多出自二人之手,為建安七子之一。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6272页 第11卷 913

词典名字:

阮瑀

词典发音:

ruǎn yǔ

国语辞典
三国魏陈留人﹐字元瑜。少受学于蔡邕。为建安七子之一。后事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出瑀之手。见《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后世诗文中常用以泛指执掌文书﹑擅长书檄的文章作手。
基本解释

阮瑀[ ruǎn yǔ ]

⒈  人名。(西元?~ 212)​字元瑜,三国魏陈留人(今河南省陈留县)​。善于章表书记,与陈琳齐名,军国书檄,多出自二人之手,为建安七子之一。

引证解释

⒈  三国 魏 陈留 人,字 元瑜。少受学于 蔡邕。为 建安 七子之一。后事 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出 瑀 之手。见《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后世诗文中常用以泛指执掌文书、擅长书檄的文章作手。

唐 方干 《山中言事八韵寄李支使》诗:“阮瑀 如能问寒馁,风光当日入沧洲。”
清 唐孙华 《送惠研溪之官密云》诗:“熟识金闺旧姓名,或有军书烦 阮瑀。”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阮瑀

  • 阮瑀(约165—212年),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市尉氏县)人,汉魏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年轻时曾受学于蔡邕,蔡邕称他为“奇才”。后徙为丞相仓曹掾属。诗歌语言朴素,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会问题。阮瑀的音乐修养颇高,他的儿子阮籍,孙子阮咸皆当时名人,位列“竹林七贤”,妙于音律。明人辑有《阮元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