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汞

词典解释: léi gǒng 又称“雷酸汞”。一种起爆药。灰色或白色结晶粉末。有毒。由汞与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汞,再与酒精作用而制得。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和氨水(氩氧化铵)。机械敏感度大,受轻微撞击作用就会起爆。受潮则爆炸力减小。可单独或与猛性炸药、氯酸钾、硫化锑等混和使用。常用于火帽和雷管中。国语辞典注音 ㄌㄟˊ ㄍㄨㄥˇ  拼音 léi gǒng氰酸汞。一種灰色的結晶粉末,比重四點四二,在硝酸中由乙醇和汞煉成。可溶於乙醇、氫氧化銨及熱水,受熱或重擊則起激烈爆炸。常用來製作雷管及起爆劑。或稱為「雷酸汞」。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6037页 第11卷 678

词典名字:

雷汞

词典发音:

léi gǒng

国语辞典
  • 亦称“雷酸汞”。
  • 基本解释

    雷汞[ léi gǒng ]

    ⒈  氰酸汞。一种灰色的结晶粉末比重四点四二,在硝酸中由乙醇和汞炼成。可溶于乙醇、氢氧化铵及热水受热或重击则起激烈爆炸。常用来制作雷管及起爆剂。

    引证解释

    ⒈  亦称“雷酸汞”。有机化合物,白色或灰色结晶,有毒,受到热、摩擦冲击时,极易爆炸,用来制雷管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