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花

词典解释: shuāng huā1.亦作"霜华"。 2.即霜。霜为粉末状结晶。花﹐指物之微细者。故称。 3.皎洁的月光。 4.闪着寒光的锋刃。亦指锋刃闪着的寒光。 5.喻指白色须发。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6068页 第11卷 709

词典名字:

霜花

词典发音:

shuāng huā

国语辞典
1.亦作"霜华"。 2.即霜。霜为粉末状结晶。花﹐指物之微细者。故称。 3.皎洁的月光。 4.闪着寒光的锋刃。亦指锋刃闪着的寒光。 5.喻指白色须发。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霜华”。

⒉  即霜。霜为粉末状结晶。花,指物之微细者。故称。

戴叔伦 《独坐》诗:“二月霜花薄,羣山雨气昏。”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三折:“云淡晚风轻,露冷霜华重。”
杜鹏程 《铁路工地上的深夜》:“老赵 把住方向盘望着前方,公路两旁的小树和枯草上挂满霜花。”

⒊  皎洁的月光。

唐太宗 《秋暮言志》诗:“朝光浮烧夜,霜华浄碧空。”

⒋  闪着寒光的锋刃。亦指锋刃闪着的寒光。

夏完淳 《钱漱广为余内兄弟死绝句》之五:“看君壁上龙鸣剑,依旧霜花夜夜深。”
清 陆楣 《满江红·松源署中除草得断镞》词:“斸苍苔磨洗认霜华,悲陈刼。”

⒌  喻指白色须发。

唐 温庭筠 《达摩支曲》:“旧臣头鬢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
梅尧臣 《依韵和永叔感兴》之五:“欢乐既未能,鬢髮霜花易。”
明 张居正 《答中溪李尊师论禅书》:“今不意遂已五旬,霜华飞满鬚鬢。”
清 孙枝蔚 《归来》诗之二:“囊中羞涩还如故,赢得霜华上髩鬚。”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霜花

  • 霜花是一种奇怪的自然现象。在接近零下22摄氏度极其寒冷的温度下出现,霜花依附在冰面瑕疵上,渐渐形成寄居着大量微生物的尖刺状结构,生活在它里面的细菌比生活在它下面的冰冷海水的细菌还要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