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

词典解释: miàn jù 1.护脸器具。 2.假面。 3.比喻伪装。国语辞典注音 ㄇㄧㄢˋ ㄐㄩˋ  拼音 miàn jù1. 偽裝或遮蔽用的面套。▶ 《宋史.卷二九○.狄青傳》:「臨敵被髮,帶銅,出入賊中,皆披靡莫敢當。」2. 偽裝的外表。▶ 如:「假」。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7184页 第12卷 383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99页

词典名字:

面具

词典发音:

miàn jù

国语辞典

面具 miànjù

(1) [mask]

(2) 遮盖全部或部分脸并有眼睛开孔的覆盖物,通常作为舞会、狂欢节或类似的节日、戏剧等的伪装

(3) 起遮挡保护作用的外罩

防毒面具

基本解释

面具[ miàn jù ]

⒈  伪装或遮蔽用的面套。

《宋史·卷二九〇·狄青传》:「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⒉  伪装的外表。

如:「假面具」。

英语mask

德语Gesichtsmaske, Maske (Kunst)​

法语masque

引证解释

⒈  护脸器具。

《宋史·狄青传》:“临敌披髮,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水浒传》第五二回:“熟铜面具似金装,鑌铁滚刀如扫帚。”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二章:“同志们!不要慌!有防毒面具的戴防毒面具。”

⒉  假面。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驱傩》:“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政和 中大儺, 下桂府 进面具。”

⒊  比喻伪装。

鲁迅 《二心集·“友邦惊诧”论》:“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巴金 《灭亡》第四章:“他们正戴着爱底面具来吃我,吃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面具 (乔建华导演电视剧)

  • 《面具》是由北京李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北京美丽海影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出品,乔建华执导,于和伟、阎娜、朱泳腾、方子哥主演的都市悬疑剧。
  • 该剧讲述了常思远从一个光环四射的名人,变成了一个负心汉和罪犯的故事。于2008年12月4日在天津滨海频道首播。
  • 面具 (汉语词语)

  • 面具,指遮盖全部或部分脸并有眼睛开孔的覆盖物,通常作为舞会、狂欢节或类似的节日、戏剧等的伪装 起遮挡保护作用的外罩。面具文化也通常被称为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