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圈

词典解释: xiàng quān 1.儿童或某些民族的妇女套在脖子上的环形装饰品。多用金银等制成。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ㄤˋ ㄑㄩㄢ  拼音 xiàng quān相似詞: 項鍊戴在頸上的裝飾品。▶ 《儒林外史.第五回》:「奶媽抱著妾出的小兒子,年方三歲,帶著銀項圈。」▶ 《紅樓夢.第三回》:「仍舊戴著項圈、寶玉、寄名鎖、護身符等物。」

词典名字:

项圈

词典发音:

xiàng quān

国语辞典

项圈 xiàngquān

[collar;necklace] 戴在颈部的环形饰物

基本解释

项圈[ xiàng quān ]

⒈  戴在颈上的装饰品。

《儒林外史·第五回》:「奶妈抱著妾出的小儿子,年方三岁,带著银项圈。」
《红楼梦·第三回》:「仍旧戴著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

项链

引证解释

⒈  儿童或某些民族的妇女套在脖子上的环形装饰品多用金银等制成。

儒林外史》第五回:“奶妈抱着妾出的小儿子,年方三岁,带着银项圈,穿着红衣服,来叫舅舅。”
《红楼梦》第三回:“仍旧带著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
茅盾 《林家铺子》一:“咳!那一个金项圈,总可以兑成三百块。”
王西彦 《鱼鬼》二:“我们正在展览各自的山楂果……比赛哪一个的多,哪一个的红和大,哪一个的妈妈和姐姐最会穿扎山楂的项圈。”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项圈

  • 项圈是一种紧贴颈部的饰品,拥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的项圈经常用金、银等金属材料制作,并挂上长命锁或是玉石等挂饰以求保佑。而现在流行的项圈则多指贴颈项链,一种源于欧洲上流社会、经过工业革命的推广而一直随潮流变化的颈部饰品。现在的项圈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以传达出可爱、性感、华贵或叛逆等不同讯息,另外项圈在美学上可以起到修饰脸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