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恨

词典解释

抱恨而无由陈诉

抱恨含冤。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宋 秦观 《李训论》:“惟其不用二臣,而委之 训 与 郑注 ,是以事败谋泄,害及忠良蹀血观闕之前,不胜饮恨而已。” 袁鹰 《飞》:“无数爱国者一腔热血,尽付东流,半世奔波,终身饮恨。”

词典名字:

饮恨

词典发音:

yǐn hèn

国语辞典

饮恨 yǐnhèn

[nurse a grievance] 抱恨而无由陈诉

韶颜雅齿,饮恨而终。——蒋防《霍小玉传》

饮恨而终

基本解释

饮恨[ yǐn hèn ]

⒈  怀恨而不得发泄。

《文选·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唐·沈佺期〈凤箫曲〉:「飞燕侍寝昭阳殿,班姬饮恨长信宫。」

抱恨

引证解释

⒈  抱恨含冤。

南朝 梁 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秦观 《李训论》:“惟其不用二臣,而委之 训 与 郑注,是以事败谋泄,害及忠良蹀血观闕之前,不胜饮恨而已。”
袁鹰 《飞》:“无数爱国者一腔热血尽付东流半世奔波,终身饮恨。”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饮恨

  • 抱恨含冤。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宋代秦观 《李训论》:“惟其不用二臣,而委之 训 与 郑注 ,是以事败谋泄,害及忠良蹀血观阙之前,不胜饮恨而已。” 袁鹰 《飞》:“无数爱国者一腔热血,尽付东流,半世奔波,终身饮恨。”该词常形容满腔情绪没得到发泄,心中的目标未能达到并感到极度气愤憋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