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鸡犀

词典解释: hài jī xī1.亦作""。 2.犀角名。

词典名字:

骇鸡犀

词典发音:

hài jī xī

国语辞典
  • 犀角名。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骇鷄犀”。犀角名。

    《战国策·楚策一》:“乃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璧於 秦王。”
    王念孙 《读书杂志·战国策二》:“鸡骇之犀,当为骇鸡之犀。”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士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鷄犀、珊瑚虎魄。”
    葛洪 《抱朴子·登涉》:“又通天犀角,有一赤理如綖,有自本彻末,以角盛米,置鸡羣中,鸡欲啄之,未至数寸,即惊却退,故南人或名通天犀为骇鸡犀。”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又有骇鸡犀、辟尘犀辟水犀、光明犀。此数犀,但闻其説,不可得而见也。”
    元 宋本 《舶上谣送伯庸以番货事奉使闽浙》之八:“薰陆胡椒腽肭脐,明珠象齿骇鸡犀。”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骇鸡犀

  • 骇鸡犀
  • hài jī xī ㄏㄞˋ ㄐㄧ ㄒㄧ 骇鸡犀(骇鸡犀|骇鸡犀)
  • 传说中的海兽。其角可去尘,故名。又名却尘犀。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又有骇鸡犀、辟尘犀、辟水犀、光明犀,此数犀,但闻其说,不可得而见之。”原注:“﹝辟尘犀﹞为妇人簪梳,尘不著也。”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刻镂水精、马脑、辟尘犀为龙凤花。”
  • 亦作“ 骇鸡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