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子

词典解释: luó zi 1.骡的俗称。国语辞典注音 ㄌㄨㄛˊ ˙ㄗ  拼音 luó zi騾的俗稱。▶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只見門口一個人,騎了一匹騾子,到門口下了騾子進來。」▶ 《紅樓夢.第四八回》:「十四日是上好出行日期,大世兄即刻打點行李,僱下騾子,十四一早就長行了。」

词典名字:

骡子

词典发音:

luó zi

国语辞典

骡子 luózi

[mule] 由驴、马杂交而来的一种畜力动物,本身无繁殖能力,但体块、力量、寿命等方面均优于驴;亦用以叽称不育的年轻女子

基本解释

骡子[ luó zi ]

⒈  骡的俗称。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只见门口一个人,骑了一匹骡子,到门口下了骡子进来。」
《红楼梦·第四八回》:「十四日是上好出行日期,大世兄即刻打点行李,雇下骡子,十四一早就长行了。」

引证解释

⒈  骡的俗称。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雇了四头长行骡子,他主僕三人骑了三头,一头驮载行李银两。”
郁达夫 《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巡游》:“北戴河 的骡子,实在是一种比黄包车汽车轿子更有诗意的乘物。”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