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底

词典解释: gāo dǐ 1.指鞋子底上的厚木底。国语辞典注音 ㄍㄠ ㄉㄧˇ  拼音 gāo dǐ舊時纏足婦女常於鞋跟加厚木塊,為便於行走。其外露者稱為「外」,安於鞋跟內者稱為「裡」,即古之弓鞋形式。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7739页 第12卷 938

词典名字:

高底

词典发音:

gāo dǐ

国语辞典
指鞋子底上的厚木底。
基本解释

高底[ gāo dǐ ]

⒈  旧时缠足妇女常于鞋跟加厚木块,为便于行走。其外露者称为「外高底」,安于鞋跟内者称为「里高底」,即古之弓鞋形式。

引证解释

⒈  指鞋子底上的厚木底。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屣靸鞋》:“而其高底鞋,即古之重臺履也。”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女鞋以香樟木为高底,在外为外高底,有杏叶、莲子、荷花诸式,在里者为里高底,谓之道士冠,平底谓之底儿香。”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别的且不说,单看女人的脚上,什么高跟皮鞋,比以前包小脚的时候用的木头‘高底’还要高。”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高底

  • 高底是一个汉语词汇,出自鲁迅的《呐喊》,解释是从前裹脚女人的鞋往往装上高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