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士

词典解释: kuí shì 1.大学者。国语辞典注音 ㄎㄨㄟˊ ㄕˋ  拼音 kuí shì尊顯而有學問的人。▶ 《呂氏春秋.孟夏紀.孟夏》:「不疾學而能為名人者,未之嘗有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7264页 第12卷 463

词典名字:

魁士

词典发音:

kuí shì

国语辞典
大学者。
基本解释

魁士[ kuí shì ]

⒈  尊显而有学问的人。

《吕氏春秋·孟夏纪·孟夏》:「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引证解释

⒈  大学者。

吕氏春秋·劝学》:“圣人生於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高诱 注:“魁大之士,名德之人。”
韩愈 《郑公神道碑文》:“名人魁士,鲜不与善。”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若本朝科举显人魁士,皆出寒畯,观此可见世家气象。”
清 何绍基 《<使黔草>自序》:“伊古以来,忠臣孝子高人侠客,雅儒魁士,其人所诣,其文如见。”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魁士

  • 魁士是汉语词汇,读音kuí shì,解释为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