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菽之祭

词典解释

以鱼、豆为祭品的祭事。鱼、豆是常用食品,表明祭品的菲薄。《公羊传·哀公六年》:“ 陈乞 曰:‘ 常 之母有鱼菽之祭,愿诸大夫之化我也。’” 何休 注:“ 齐 俗,妇人首祭事。言鱼豆者,示薄陋无所有。”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 清 龚自珍 《农宗》:“宅不什一,则不足以容鱼菽之祭,不足以容舂揄。”亦作“鱼菽之奠”。 明 杨慎 《祭毛以正文》:“同乡友生 杨慎 谨以薄陋鱼菽之奠,致祭于亡友乡进士 毛君 以正 之灵。”

词典名字:

鱼菽之祭

词典发音:

yú shū zhī jì

国语辞典
以鱼﹑豆为祭品的祭事。鱼﹑豆是常用食品,表明祭品的菲薄。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以鱼、豆为祭品的祭事。鱼、豆是常用食品,表明祭品的菲薄。

公羊传·哀公六年》:“陈乞 曰:‘ 常 之母有鱼菽之祭,愿诸大夫之化我也。’”
何休 注:“齐 俗,妇人首祭事。言鱼豆者,示薄陋无所有。”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
龚自珍 《农宗》:“宅不什一则不足以容鱼菽之祭,不足以容舂揄。”
亦作“鱼菽之奠”。 明 杨慎 《祭毛以正文》:“同乡友生 杨慎 谨以薄陋鱼菽之奠,致祭于亡友乡进士 毛君 以正 之灵。”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鱼菽之祭

  • 借指礼仪不周
  • 【释义】菽:指豆类;祭:祭品,祭奠。以鱼和豆类作祭品。
  • 【出处】《公羊传·哀公六年》:“常之母有鱼菽之祭,愿诸大夫之化我也。”
  • 【示例】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鱼菽之祭,春秋修其祖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