鹑火

词典解释: chún huǒ 1.星次名。南方有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称朱鸟七宿。首位者称鹑首,中部者(柳﹑星﹑张)称(也叫鹑心),末位者称鹑尾。 2.星宿名。指柳宿。国语辞典注音 ㄔㄨㄣˊ ㄏㄨㄛˇ  拼音 chún huǒ星名。古時當周的分野,與黃道十二宮的獅子宮相當。▶ 《爾雅.釋天》:「咮謂之柳;柳,鶉火也。」▶ 宋.邢昺.疏:「鶉火,柳之次名也。」▶ 《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自柳九度至張十六度為鶉火,於辰在午,周之分野,屬三河。」

词典名字:

鹑火

词典发音:

chún huǒ

国语辞典
1.星次名。南方有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称朱鸟七宿。首位者称鹑首,中部者(柳﹑星﹑张)称鹑火(也叫鹑心),末位者称鹑尾。 2.星宿名。指柳宿。
基本解释

鹑火[ chún huǒ ]

⒈  星名。古时当周的分野,与黄道十二宫的狮子宫相当。

尔雅·释天》:「咮谓之柳;柳,鹑火也。」
宋·邢昺·疏:「鹑火,柳之次名也。」
《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自柳九度至张十六度为鹑火,于辰在午,周之分野,属三河。」

引证解释

⒈  星次名。南方有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称朱鸟七宿。首位者称鹑首,中部者(柳、星、张)称鹑火(也叫鹑心),末位者称鹑尾。

《左传·昭公八年》:“岁在鶉火,是以卒灭。”
顾炎武 《雒阳》诗:“三川通地络,鶉火叶星精。”
王遽常 汇注引 徐嘉 曰:“《汉书·地理志》:自柳三度至张十二度谓之鶉火之次。”

⒉  星宿名。指柳宿。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鹑火

  • 鹑火是十二星次之一。源于中国人民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
  • 十二星次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星辰的划分。为了说明星辰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也是将黄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个等分,所以属于中国历法中的阳历部分,叫做星次。
  • 鹑火与十二辰相配为午,与二十八宿相配为柳、星、张三宿。按《尔雅》,古以柳宿为标志星。分野主周,属三河。《左传·襄公九年》:“是故咮为鹑火,心为大火。”《国语·周语》:“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史记·五帝本纪》: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史记索隐》注:皇甫谧云:“据《左氏》,岁在鹑火而崩。”《晋书·天文志》:“自柳九度至张十六度为鹑火,于辰在午,周之分野,属三河。”据《汉书·律历志》载,日至其初为小暑,至其中为大暑。明末后译黄道十二宫的狮子宫为鹑火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