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蛾

词典解释

贮藏谷物害虫。昆虫纲,鳞翅目,麦蛾科。成虫体长4~6毫米,前翅灰褐色,后缘生长毛,后翅灰白色,后缘的毛更长。幼虫头部细小,淡黄白色,雄幼虫腹部第4、5节间背面隐约现出两个紫色斑点。年发生4~7代,以老熟幼虫在谷粒内越冬。幼虫危害麦、稻、玉米、高粱等谷粒。被害谷粒常蛀成孔洞。成虫在仓库里和田间产卵繁殖。防治法:曝晒贮粮,压盖粮面,用药剂熏蒸。

词典名字:

麦蛾

词典发音:

mài é

国语辞典
  • 昆虫。成虫淡黄色,翅膀窄而尖,后缘有一排长毛;幼虫乳白色,生活在谷粒内,危害稻谷、麦、玉米等。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昆虫成虫淡黄色,翅膀窄而尖,后缘有一排长毛幼虫乳白色,生活在谷粒内,危害稻谷、麦、玉米等。

    宋 道潜 《东园》诗:“斜照明明射竹篱,桑阴翳翳麦蛾飞。”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麦蛾

  • 麦蛾(Gelechiidaegelechiid moths)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麦蛾属的一种昆虫,已记载3,700多种,包括几种重要害虫。世界性分布。
  • 成虫褐色,有灰色或银色斑纹。翅展一般19公釐,前翅狭。後翅的外缘凹入,翅顶尖突。幼虫色浅,无毛。生活方式不一,或蛀入植株中,或织网,或形成虫瘿,或将叶卷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