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纸

词典解释: má zhǐ 1.用麻的纤维做成的纸。国语辞典注音 ㄇㄚˊ ㄓˇ  拼音 má zhǐ以麻纖維製造的紙。精製品可用來造捲菸紙,粗製品則可以用作紙箱。▶ 唐.李肇《翰林志》:「凡慰軍旅用黃麻紙,並用印。」▶ 元.周密《癸辛雜識.前集.筆墨》:「王右軍少年多用紫紙,中年用麻紙,又用張永義製紙取其流麗,便於行筆。」

词典名字:

麻纸

词典发音:

má zhǐ

国语辞典

麻纸 mázhǐ

[jute paper] 一种大部分以黄麻为原料生产的强韧纸张

基本解释

麻纸[ má zhǐ ]

⒈  以麻纤维制造的纸。精制品可用来造卷烟纸,粗制品则可以用作纸箱。

唐·李肇《翰林志》:「凡慰军旅用黄麻纸,并用印。」
元·周密《癸辛杂识·前集·笔墨》:「王右军少年多用紫纸,中年用麻纸,又用张永义制纸取其流丽,便于行笔。」

引证解释

⒈  用麻的纤维做成的纸。

新唐书·艺文志一》:“大明宫顺门 外, 东都 明福 门外,皆创集贤书院,学士通籍出入。既而太府月给 蜀郡 麻纸五千番。”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南朝 书家写字多用麻纸,麻纸别称布纸,就是用破旧麻布制造的纸。麻纸可供二 王(王羲之、王献之 父子)写字,精美可以想见。”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麻纸

  • 麻纸是中国古人的重要发明。由东汉蔡伦改进,成为中国古代图书典籍的用纸之一,是一种大部分以黄麻、布头、破履为主原料生产的强韧纸张。麻纸有多种,如白麻纸、黄麻纸、麻布纹纸、桑麻纸等,但主要分白、黄两种。白麻纸洁白光滑,背面较正面粗糙且有草棍等粘附,质地细薄,坚韧。纸纹均宽,约一指半。黄麻纸色略黄,稍粗糙,有的较白麻纸略厚。但这都是蔡伦纸出现之后的麻纸。其实,麻纸的历史非常久远。在西汉时期,用于书写的最初的麻纸已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