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籍

词典解释

晋代和南朝用黄纸书写的户籍总册。《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引《晋令》:“郡国诸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已在官役者载名。”又《南齐书·虞玩之传》:“建元二年诏朝臣曰:黄籍,民之大纪,国之治端。自顷氓俗巧伪,为日已久,至乃窃注爵位,盗易年月,增损三状,贸袭万端。或户存而文书已绝,或人在而反托死叛,停私而云隶役,身强而称六疾。编户齐家,少不如此。”南齐政府实行“检定黄籍”,搜括不应列入黄籍的户口,“悉充远戍”,以致“民多逃亡避罪”。参见“白籍”。

词典名字:

黄籍

词典发音:

huáng jí

国语辞典
  • 代和南朝的户籍册,用黄纸书写。后亦泛称户籍。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晋 代和 南朝 的户籍册,用黄纸书写。后亦泛称户籍。

    《太平御览》卷六〇六引《晋令》:“郡国诸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已在官役者载名。”
    南齐书·虞玩之传》:“黄籍,民之大纪,国之治端。”
    《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杜佑 曰:‘黄籍者,户口版籍也。’”
    归有光策问》之十二:“今天下编户不具,黄籍无稽,流冗与土著杂处。”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齐高帝 新建 齐 朝,想整顿黄籍。黄籍是普通民众的户口簿,是朝廷征取租税徭役的根据。”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黄籍 (南朝时正式户籍称号)

  • 晋代和南朝用黄纸书写的户籍总册。《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引《晋令》:“郡国诸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已在官役者载名。”又《南齐书·虞玩之传》:“建元二年诏朝臣曰:黄籍,民之大纪,国之治端,自顷氓俗巧伪,为日已久,至乃窃注爵位,盗易年月,增损三状,贸袭万端。或户存而文书已绝,或人在而反托死叛,停私而云隶役,身强而称六疾,编户齐家,少不如此。”南齐政府实行“检定黄籍”,搜括不应列入黄籍的户口,“悉充远戍”,以致“民多逃亡避罪”,引起阶级矛盾的激化。参见“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