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许
            
            词典解释:
                
心许,暗许
1.没有明白表示同意,但是暗示已经许可。
《南史·梁纪中·武帝下》:“﹝ 太清 元年﹞夏四月庚午,羣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皇帝菩萨,僧众默许。” 清 薛福成 《海外文编》卷一:“ 曾纪泽 所索 八募 之地,虽为 英 人所不肯舍,其曾经默许之归 八募 者,亦可为通至 大金沙江 张本。”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在几个重要问题上他不仅是默许,甚至是暗地支持了 乔光朴 。”
2.暗暗赞许。
宋 曾巩 《答葛蕴》诗:“我初未识子,已知子能文。春风吹我衣,暮召入九閽。众中得子辞,默许非他人。方将引飞黄,使出万马羣。”
            
            
                
                
                
                    国语辞典
                    
                        ◎ 默许 mòxǔ
[acquiesce in;tacit acceptance (consent)] 心许,暗许
                     
                 
                
                    基本解释
                    
                        默许[ mò xǔ ]
⒈  不明说而心中暗暗赞同。
引宋·曾巩〈答葛蕴〉诗:「众中得子辞,默许非他人。」
近暗许 
                     
                 
                
                    引证解释
                    
                        ⒈  没有明白表示同意,但是暗示已经许可。
引《南史·梁纪中·武帝下》:“﹝ 太清 元年﹞夏四月庚午,羣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皇帝菩萨,僧众默许。”
清 薛福成 《海外文编》卷一:“曾纪泽 所索 八募 之地,虽为 英 人所不肯舍,其曾经默许之归 八募 者,亦可为通至 大金沙江 张本。”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在几个重要问题上他不仅是默许,甚至是暗地支持了 乔光朴。”
⒉  暗暗赞许。
引宋 曾巩 《答葛蕴》诗:“我初未识子,已知子能文。春风吹我衣,暮召入九閽。众中得子辞,默许非他人。方将引飞黄,使出万马羣。”
                     
                 
                
                
                    网络解释
                    
                        
默许 
默许,指心许,暗许。语出《南史·梁纪中·武帝下》:“﹝ 太清 元年﹞夏四月庚午,羣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皇帝菩萨,僧众默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