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

词典解释: lóng hǔ shān 在江西省贵溪县西南。由龙、虎二山组成,故名。海拔200米左右。东汉道教祖师张道陵后裔世居于此,为正一道发源地。原有龙虎观坐落在山岩中,今存残垣。山有二十四胜景。山东南麓上清镇有上清宫、天师府等古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语辞典注音 ㄌㄨㄥˊ ㄏㄨˇ ㄕㄢ  拼音 lóng hǔ shān山名。在江西省貴溪縣西南八十里。兩峰對峙時,如龍昂虎踞,故稱為「龍虎山」。相傳漢代張道陵在此修鍊,其後裔世居其地,襲天師之稱。上有上清宮、天師府,為道教聖地。

词典名字:

龙虎山

词典发音:

lóng hǔ shān

国语辞典
  • 山名。道教胜地。在今江西省·贵溪县西南。由·二山组成,故名。
  • 基本解释

    龙虎山[ lóng hǔ shān ]

    ⒈  山名。在江西省贵溪县西南八十里。两峰对峙时,如龙昂虎踞,故称为「龙虎山」。相传汉代张道陵在此修炼,其后裔世居其地,袭天师之称。上有上清宫、天师府,为道教圣地

    引证解释

    ⒈  山名。道教胜地。在今 江西省 贵溪县 西南。由 龙 虎 二山组成,故名。 汉 张道陵 修道于此,为道教正一道发源地。山东南约4公里的 上清镇,有 上清宫 遗址。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龙虎山 (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

  •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 2010年8月2日,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 2017年11月19日,获得年度旅游目的地声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