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车

词典解释: lóng gǔ chē一种木制的水车,带水的木板用木榫连接成环带以戽水,多用人力或畜力转动。国语辞典注音 ㄌㄨㄥˊ ㄍㄨˇ ㄔㄜ  拼音 lóng gǔ chē一種木製的水車,用以激水灌溉田地。可利用人力、畜力、風力轉動汲水,架水槽由許多汲水的小箱子連接,由於連的很長,看起來像龍骨,故稱為「龍骨車」。

词典名字:

龙骨车

词典发音:

lóng gǔ chē

国语辞典

龙骨车 lónggǔchē

[dragon-bone water lift; square pallet chain-pump] 一种木制的水车,带水的木 板用木榫连接或环带以戽水,多用人力或畜力转动

基本解释

龙骨车[ lóng gǔ chē ]

⒈  一种木制的水车,用以激水灌溉田地。可利用人力、畜力、风力转动汲水,架水槽由许多汲水的小箱子连接,由于连的很长,看起来像龙骨,故称为「龙骨车」。

引证解释

⒈  水车的别名。带水的木板用木榫连接成环带,形如龙骨,故称。

梅尧臣 《和十一月十二日与诸君登西园亭榭怀旧书事》之二:“更看白水满城下,説着当时龙骨车。”
宋 陆游 《春晚即事》诗之四:“龙骨车鸣水入塘,雨来犹可望丰穰。”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宋 朝推广种水稻,农民群众用多种水车引水灌溉。较为普遍使用的人力翻车,称龙骨车或踏车。”
《古文苑·扬雄<答刘歆书>》:“作《绣补》、《灵节》、《龙骨》之铭诗三章, 成帝 好之。”
章樵 注:“龙骨,水车也。禁苑池沼中或用以引水。”
宋 王安石 《元丰行示德逢》诗:“倒持龙骨掛屋敖,买酒浇客追前劳。”
清 徐荣 《岭南劝耕诗·九月》:“潮来龙骨鸣,潮去禾虫碎。”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龙骨车

  • 龙骨车,即翻车,汉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机械提水工具,一种木制的水车,带水的木板用木榫连接或环带以戽水,多用人力或畜力转动。最早见于《后汉书·张让传》的记载:汉献帝时,毕岚“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多认为是三国马钧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