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纵七禽
词典解释:
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亦作“七纵七擒”。
1.【解释】: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亦作“七纵七擒”。
2.【出自】: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七纵七禽禽困覆车车击舟连连三并四四不拗六六亲不和和光同尘尘垢秕糠糠秕在前前仆后继继古开今今夕何夕夕寐宵兴兴云致雨雨丝风片片云遮顶顶名冒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亲非故故人之情情不可却却之不恭恭而有礼礼为情貌貌似强大大中至正正中下怀怀丸操弹弹丝品竹竹报平安安不忘危危于累卵卵与石斗斗丽争妍妍姿艳质质伛影曲曲不离口口不二价价值连城城下之盟盟山誓海海不扬波波光鳞鳞鳞次栉比比众不同同休共戚戚戚具尔尔汝之交交口同声声东击西西台痛哭哭丧着脸脸无人色色丝虀臼臼头深目目下十行行不从径径一周三三三两两两世为人人一己百百万雄兵兵不厌权权倾中外外刚内柔柔声下气气义相投投井下石石人石马马上功成成一家言言不入耳耳不旁听听之任之之死靡二二三其德德厚流光光前启后后不僭先
国语辞典
1.亦作"七纵七擒"。 2.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秖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后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七纵七擒”。相传 三国 时 诸葛亮 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 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 孟获 心悦诚服。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 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裴松之 注引《汉晋春秋》:“亮 至南中,所在战捷。闻 孟获 者,为 夷、汉 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 获 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秖如此,即定易胜耳。’ 亮 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 亮 犹遣 获。
引获 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后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唐 沉亚之 《省试策三道·第二问》:“众君子备详前志,多综流略,必有善师善战之术,七纵七擒之方。”
《水浒传》第一一八回:“六韜三略曾闻,七纵七擒曾习。”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待彼三战三北餘,试我七纵七擒计。”
唐 张说 《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授桴作气,有七纵之能;孤剑无前,当万人之敌。”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之四:“藏拙无三窟,谈禪剧七禽。”
史容 注:“谈禪问答之间,譬若 孔明 之於 孟获 七纵七禽也。”
成语解释
七纵七禽
【解释】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亦作“七纵七擒”。
【出处】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