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石

词典解释: èr qiān dàn1.汉制,郡守俸禄为,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国语辞典注音 ㄦˋ ㄑㄧㄢ ㄉㄢˋ  拼音 èr qiān dàn漢代內自九卿、郎將,外至郡守、尉,俸祿皆為,其中又分三等:中、、比,約當於後世的三品官,地位並不顯赫。後因稱郎將、郡守、知府為「」。▶ 《史記.卷一○.孝文本紀》:「臣謹請陰安侯列侯頃王后與琅邪王、宗室、大臣、列侯、吏議。」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19页 第1卷 119

词典名字:

二千石

词典发音:

èr qiān shí

国语辞典
  • 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
  • 基本解释

    二千石[ èr qiān dàn ]

    ⒈  汉代内自九卿、郎将,外至郡守、尉,俸禄皆为二千石,其中又分三等: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约当于后世的三品官,地位并不显赫。后因称郎将、郡守、知府为「二千石」。

    《史记·卷一〇·孝文本纪》:「臣谨请阴安侯列侯顷王后与琅邪王、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

    引证解释

    ⒈  汉 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因掷之,正中所欲处。后果为 蜀郡 太守。”

    《史记·孝文本纪》:“臣谨请(与) 阴安侯 列侯 顷王后 与 瑯玡王 、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
    《汉书·循吏传序》:“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
    颜师古 注:“谓郡守、诸侯相。”
    葛洪 《西京杂记》卷一:“京师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祷祠求雨灋。”
    宋 宋□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文翁掷斧》:“翁 呪曰:“吾得二千石,斧当著此。”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二千石

  • 汉官秩,又为郡守(太守)的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