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荒

词典解释: bā huāng 八方边远地区:并吞之心。国语辞典注音 ㄅㄚ ㄏㄨㄤ  拼音 bā huāng1. 最僻遠的地方。▶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爰整六師,無歲不征,神武赫然,威鎮。」2. 天下。▶ 《文選.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之心。」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754页 第2卷 10

词典名字:

八荒

词典发音:

bā huāng

国语辞典

八荒 bāhuāng

[extremely remote areas beyond China] 又称八方。最远之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并吞八荒之心。——· 贾谊《过秦论》

基本解释

八荒[ bā huāng ]

⒈  最僻远的地方。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

⒉  天下。

《文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德语entlegener Ort

引证解释

⒈  八方荒远的地方。

《关尹子·四符》:“知夫此物如梦中物,随情所见者,可以凝精作物,而驾八荒。”
《汉书·项籍传赞》:“并吞八荒之心。”
颜师古 注:“八荒,八方荒忽极远之地也。”
唐 韩愈 《调张籍》诗:“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李大钊 《青春》:“秦 政 并吞八荒,统制四海,固一世之雄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八荒 (汉语词语)

  • 八荒也叫八方,读音为bā huāng,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面方向,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也有涉及八荒。《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诗品》中有“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杜甫《寄韩谏议注》“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