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卿

词典解释: gōng qīng ①三公和九卿的简称:出则事。 ②泛指高官:为君子矣,虽不为,无害也。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ㄥ ㄑㄧㄥ  拼音 gōng qīng1. 三公九卿的簡稱。▶ 《論語.子罕》:「出則事,入則事父兄。」2. 比喻高位、高官。▶ 宋.蘇軾〈洗兒戲作〉詩:「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 《初刻拍案驚奇.卷九》:「卻又讀書能文,敬禮賢士,一時間,多稱誦他好處。」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812页 第2卷 68

词典名字:

公卿

词典发音:

gōng qīng

国语辞典
①三公和九卿的简称:出则事公卿。②泛指高官:为君子矣,虽不为公卿,无害也。
基本解释

公卿[ gōng qīng ]

⒈  三公九卿的简称。

《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⒉  比喻高位、高官。

宋·苏轼〈洗儿戏作〉诗:「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却又读书能文,敬礼贤士,一时公卿间,多称诵他好处。」

英语high-ranking officials in the court of a Chinese emperor

引证解释

⒈  三公九卿的简称。

《仪礼·丧服》:“公卿大夫室老士贵臣。”
《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后汉书·陈宠传》:“及 竇宪 为大将军征 匈奴,公卿以下及郡国无不遣吏子弟奉献遗者。”
刘师培 《悲佃篇》:“试徵之 周代 天子立官,自公卿至胥徒,约五万九千四百餘人。”

⒉  泛指高官。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始元 元年,春二月。黄鵠下 建章宫 太液池中,公卿上寿。”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公卿委累,贤彦駢繁。”
明 方孝孺 《君子斋记》:“为君子矣,虽不为公卿,无害也;为公卿而不足为君子,其如公卿何。”
严复 《和荆公贾生>》诗:“赋鹏深情人不解,祇言未得作公卿。”

⒊  指丈夫。见《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敦煌曲子词·凤归云》:“待公卿迴故日,容颜憔悴,彼此何如。”
蒋礼鸿 曰:“‘公卿’指丈夫,这和阿曹婆词称丈夫为‘君王’相同。俗文学里的所谓‘官人’,实际和公卿的意义也相同。”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公卿 (古代贵族阶层)

  • 中国的公卿是“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如晋国六卿。日本的公卿是指,从平安时代以来从公家中升格的从三位以上的贵族,从参议至当时最高位的太政大臣都属于公卿。另外古时,公卿也指丈夫。
  • 公卿 (词语)

  • 公卿,汉语词汇。
  • 拼音:gōng qīng
  • 释义:1.三公九卿的简称。2.泛指高官。3.指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