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

词典解释

1.商周时六种官职之总称。

2.佛教语。谓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识大。亦称“六界”。以此六者为周遍一切法界的根本法则,是构成众生世界的六种要素,故名为大。参阅《仁王经》。

词典名字:

六大

词典发音:

liù dà

国语辞典
商周时六种官职之总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商 周 时六种官职之总称。

《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亦称“六卿”。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三节:“在 周 王及其师保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职是卿士,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合称六卿。六卿经常在王的左右,所以在青铜器铭文里简称为‘三左三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在朝廷中分立于 周 王的两侧,协助 周 王处理政务。”

⒉  佛教语。谓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识大。亦称“六界”。以此六者为周遍一切法界的根本法则,是构成众生世界的六种要素,故名为大。参阅《仁王经》。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六大

  • [明](六云、六孜、六呈、六淮)苏州、无锡地区(今属江苏)木版雇工。同刻六臣注文选。《文物一九五九年三期》
  • 日僧空海依据前述理趣,而以六大为法界体性,并倡六大缘起说。此即《即身成佛义》之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