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器

词典解释

1.锋利的兵器

2.有效的工具

3.比喻杰出的才能

1.锋利的武器。

《书·说命上》“若金,用汝作礪” 孔 传:“铁须礪以成利器。”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精兵利器,势勇雷霆。” 宋 梅尧臣 《寄永兴招讨夏太尉》诗:“马烦人怠当劲虏,虽持利器安得强。” 老舍 《二马》第三段四:“象 日本 人一样,造大炮飞艇和一切杀人的利器。”

2.精良的工具。

《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汉 孔安国 注:“言工以利器为用。” 茅盾 《子夜》一:“坐在这样近代交通的利器上,驱驰于三百万人口的东方大都市 上海 的大街。”

3.指兵权。

《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六年》:“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而反委释利器,更徵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 胡三省 注:“利器,谓兵柄也。”

4.喻杰出的才能。

《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唐 王昌龄 《上侍御士兄》诗:“利器必先举,非贤安可任?” 宋 苏轼 《乞擢用林豫札子》:“﹝ 林豫 ﹞勇於立事,常有为国捐躯之意,试之盘错之地,必显利器。”

词典名字:

利器

词典发音:

lì qì

国语辞典

利器 lìqì

(1) [sharp weapon]∶锋利的兵器

铁须砺以成利器。——《书·说命上》

(2) [efficient instrument]∶有效的工具

(3) [outstanding ability]∶比喻杰出的才能

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后汉书·虞诩传》

基本解释

利器[ lì qì ]

⒈  有效的工具。

《晋书·卷五二·阮种传》:「良工之须利器,巧匠之待绳墨也。」

钝器

⒉  锋利的兵器。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平时在厮扑行里走,身边常带有利器。」

⒊  利于国家的事物。

《老子·第三六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⒋  兵权。

《资治通鉴·卷五九·汉纪五十一·灵帝中平六年》:「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

⒌  比喻英才。

《后汉书·卷五八·虞诩传》:「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英语sharp weapon, effective implement, outstandingly able individual

德语Schneidzeug (S)​

法语couverts

引证解释

⒈  锋利的武器。

《书·说命上》“若金,用汝作礪” 孔 传:“铁须礪以成利器。”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精兵利器,势勇雷霆。”
梅尧臣 《寄永兴招讨夏太尉》诗:“马烦人怠当劲虏,虽持利器安得强。”
老舍 《二马》第三段四:“象 日本 人一样,造大炮飞艇和一切杀人的利器。”

⒉  精良的工具。

《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汉 孔安国 注:“言工以利器为用。”
茅盾 《子夜》一:“坐在这样近代交通的利器上,驱驰于三百万人口的东方大都市 上海 的大街。”

⒊  指兵权。

《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六年》:“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而反委释利器,更徵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
胡三省 注:“利器,谓兵柄也。”

⒋  喻杰出的才能。

《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唐 王昌龄 《上侍御士兄》诗:“利器必先举,非贤安可任?”
宋 苏轼 《乞擢用林豫札子》:“﹝ 林豫 ﹞勇於立事,常有为国捐躯之意,试之盘错之地,必显利器。”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利器 (汉语词汇)

  • 利器,汉语词汇。
  • 拼音:lì qì
  • 释义:1、锋利的武器。2、精良的工具。3、指兵权。4、喻杰出的才能。
  • 《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