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汗

词典解释: fā hàn (用药物等)使身体出汗。国语辞典注音 ㄈㄚ ㄏㄢˋ  拼音 fā hàn出汗。▶ 《紅樓夢.第六四回》:「至三更天,些須發了點汗,脈靜身涼,大家方放了心。」

词典名字:

发汗

词典发音:

fā hàn

国语辞典

发汗 fāhàn

(1) [induce perspiration;diaphoresis]∶用药物等使身体出汗

(2) [sweat]∶发酵过程;特指烟叶变陈期间产生并使之芳香柔韧的自然发酵

基本解释

发汗[ fā hàn ]

⒈  出汗。

《红楼梦·第六四回》:「至三更天,些须发了点汗,脉静身凉,大家方放了心。」

引证解释

⒈  谓用药物等使身体出汗。亦泛指出汗。

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府吏 儿寻、李延 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佗 曰:‘ 寻 当下之, 延 当发汗。’……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峻青 《秋色赋·瑞雪图》:“因为下雨的时候,他冒着风雨去检查水库,受了凉,体温升高到四十度,正躺在炕上蒙着被发汗。”
茅盾 《子夜》十六:“他觉得这房里特别热,一进来就像闷在蒸笼似的,他那胖身体只管发汗。”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发汗

  • 发汗,用药物等使身体出汗。汉 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