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陵

词典解释

古县名。本春秋时防渚,秦置县。治今湖北房县。东汉末为房陵郡治所,三国魏以后为新城郡治所。北周改名光迁。唐贞观中复旧名,为房州治所。元至正二年(1342年)废入房州。秦始皇灭赵,徙赵王迁于此,又徙嫪毐党四千余家、吕不韦党万余家于此。西汉诸侯王有罪亦多徙此。唐武后时中宗,宋太祖时周恭帝,宋太宗时秦王廷美皆被徙于此。

词典名字:

房陵

词典发音:

fáng líng

国语辞典
1.古地名。在今湖北省房县境内。秦始皇曾徙嫪毐舍人四千余家及吕不韦﹑赵王迁于此;西汉诸侯王有罪亦多徙于此;唐武则天徙中宗于此;宋太祖徙周恭帝﹑宋太宗徙秦王廷美于此。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地名。在今 湖北省 房县 境内。 秦始皇 曾徙 嫪毐 舍人四千余家及 吕不韦、赵王 迁 于此; 西汉 诸侯王有罪亦多徙于此; 唐 武则天 徙 中宗 于此; 宋太祖 徙 周恭帝、宋太宗 徙 秦王 廷美 于此。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五·郧阳府》。

《淮南子·泰族训》:“赵王迁 流於 房陵,思故乡,作为山水之謳,闻者莫不殞涕。”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房陵

  • 房陵: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 房陵:么健演唱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