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校

词典解释: jiǎn jiào 1.查核察看。 2.官名。晋始设,原为散官,元以后为属官,清代仅府有官,为低级办事官员。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ㄢˇ ㄐㄧㄠˋ  拼音 jiǎn jiào1. 查核。▶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於是至諸屯邸,檢校諸顧、陸役使官兵及藏逋亡,悉以事言上,罪者甚重。」▶ 《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綿菴鄭虎臣報冤》:「那時賈涉適在他郡去檢校一件公事,到九月方歸。」2. 職官名。晉始設置,原為散官。唐宋有檢校官,其官位高於正官。元以後為屬官,元中書省有檢校官,掌理檢校公事文牘。明、清的檢校官為低級辦事官員。

词典名字:

检校

词典发音:

jiǎn xiào

国语辞典

检校 jiǎnjiào

[check] 审查核对;核实

基本解释

检校[ jiǎn jiào ]

⒈  查核。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于是至诸屯邸,检校诸顾、陆役使官兵及藏逋亡,悉以事言上,罪者甚重。」
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那时贾涉适在他郡去检校一件公事,到九月方归。」

⒉  职官名。晋始设置,原为散官。唐宋有检校官,其官位高于正官。元以后为属官,元中书省有检校官,掌理检校公事文牍。明、清的检校官为低级办事官员。

引证解释

⒈  查核察看。

葛洪 《抱朴子·祛惑》:“仓卒闻之,不能清澄检校之者,鲜觉其伪也。”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词:“老合投閒,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江寧 涂爽亭,善小儿医,能诗…… 辛丑 九月,以书来诀,一切身后事,亲自检校。”

⒉  官名。 晋 始设,原为散官, 元 以后为属官, 清 代仅府有检校官,为低级办事官员。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正员不足,权补试、摄、检校之官。”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宣和 末, 郑伸 自检校太师,忽落检校为真太师,国初以来所无有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古官尊卑不一》:“大抵古小而今大者尚书侍郎也,古大而今小者检校提举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检校

  • 南北朝以他官派办某事,加“检校”,如检校秘书等,非正式官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