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洞

词典解释

亦作“溪峒”。古代指今部分 苗族 、 侗族 、 壮族 及其聚居地区。

词典名字:

溪洞

词典发音:

xī dòng

国语辞典
1.亦作"溪峒"。 2.古代指今部分苗族﹑侗族﹑壮族及其聚居地区。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溪峒”。古代指今部分 苗族、侗族、壮族 及其聚居地区。

《隋书·炀帝纪下》:“高凉 通守 洗珤彻 举兵作乱, 岭 南溪洞多应之。”
《宋史·蛮夷传二·西南溪峒诸蛮下》:“湖南 州县多隣溪峒,省民往往交通 徭 人,擅自易田,豪猾大姓或诈匿其产 徭 人,以避科差。”
苏辙 《论渠阳蛮事札子》:“杨晟臺 等手下兵丁虽止五六千人,然种族蟠踞溪洞,众极不少。 晟臺 桀黠,屡经背叛,惯得姦便。”
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群蛮今已丧胆,不乘此机扫清溪洞,更待何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溪洞

  • 亦作“溪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