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

词典解释


木名。即“椐”。《汉书·孔光传》:“赐太师灵寿杖。”颜师古注:“木似竹有枝节,长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自然有合杖制,不须削治也。”《文选·左思〈蜀都赋〉》:“灵寿桃枝。”刘逵注:“灵寿,木名也,出涪陵县;桃枝,竹属也,出垫江县。二者可以为杖。”参见“椐”。
花名。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上》:“湖南有灵寿花,数蒂簇开,视日如槿,红色,春秋皆发,非作杖者。”
县名。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部、滹沱河流域。县人民政府驻灵寿镇。春秋、战国时灵寿为中山国都城。汉置县。农产以小麦、玉米、谷子、花生、薯类为主,并产核桃、柿、花椒等。矿产有铁、锰、铜、金。工业有机械、化肥、建材等。名胜古迹有幽居寺塔、透雕石牌楼和陈庄歼灭战纪念碑。

词典名字:

灵寿

词典发音:

líng shòu

国语辞典
1.即椐。可为手杖及马鞭。 2.借指手杖。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即椐。可为手杖及马鞭。

山海经·海内经》:“灵寿实华。”
郭璞 注:“灵寿,木名也,似竹,有枝节。”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其柽其椐》:“椐,樻。节中肿,似扶老。今灵寿是也。今人以为马鞭及杖。 弘农 共北山 有之。”

⒉  借指手杖。

南朝 梁 到溉 《饷任新安班竹杖因赠》诗:“邛竹旧闻,灵寿资前职。”
刘克庄朝中措·元质侍郎生日》词:“虽老不扶灵寿,有时更上蒲轮。”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