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词典解释: guǎn zi 圆而细长中间空的东西:自来水~。国语辞典注音 (一)ㄍㄨㄢˇ ㄗˇ  拼音 guǎn zǐ1. 春秋時的管夷吾。見「管仲」條。2. 書名。舊題周管仲撰,二十四卷。但書中有言管仲以後之事,乃後人所綴輯。原本八十六篇,今亡佚十篇。其注舊題房玄齡撰,但據《晁氏讀書志》所載,則知乃尹知章所作。明朝劉績另撰有《補注》。書中除無墨家、名家學說外,關於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陰陽家、雜家等言論,無所不有。亦作「筦子」。(二)ㄍㄨㄢˇ .ㄗ guǎn zi̊h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355页 第8卷 1199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81页

词典名字:

管子

词典发音:

guǎn zi

国语辞典

管子 guǎnzi

[tube;pipe;duct] 见“管”

基本解释

管子[ guǎn zǐ ]

⒈  春秋时的管夷吾。参见「管仲」条。

⒉  书名。旧题周管仲撰,二十四卷。但书中有言管仲以后之事,乃后人所缀辑。原本八十六篇,今亡佚十篇。其注旧题房玄龄撰,但据《晁氏读书志》所载,则知乃尹知章所作。明朝刘绩另撰有《管子补注》。书中除墨家、名家学说外,关于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阴阳家杂家等言论,无所不有。也作「筦子」。

管子[ guǎn zi ]

⒈  圆柱形的中空物。

如:「水管子」。

⒉  箫管的管,俗称为「管子」。

英语Guanzi or Guan Zhong 管仲 (-645 BC)​, famous politician of Qi 齊國|齐国 of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Guanzi, classical book containing writings of Guan Zhong and his school, tube, pipe, drinking straw, CL:根[gen1]

德语die Sammlung der Sprüche und Diskussionen der verschiedenen wissenschaftlichen Richtungen (inkl. Fa, Ru, Dao, Yingyang, Ming, Bing und Nong)​ in der Zhan Guo Zeit (476-221 v. Chr.)​, die angeblich von Guan Zhong editiert ist. (S)​, Rohr; Leitung (S)​

法语Guanzi, Guan Zhong, tube, tuyau

引证解释

⒈  细长、中空而呈圆筒形的东西。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三回:“这老妈子把自己的波罗盖儿堵住了二奶奶的穀道……又叫拿管子来吹他两个耳朵。”
茅盾 《秋收》三:“第一口水从软管子口里吐出来了,于是就汩汩汩地直泻,一点也不为难。”

⒉  一种传统的簧管乐器,即觱篥,民间称为“管子”。

丁玲 《三日杂记》五:“转过一个小弯,管子的声音便从夜空中传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管子 (先秦学术著作)

  • 《管子》基本上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即以此为稷下之学的管子学派。《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子部道家类,《隋书·经籍志》列入法家类。《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子部法家类。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管子》,道家之言也。据中国日本学者统计《管子》全书几乎各篇都有《老子》的语言片段与哲学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前475~前221)至秦汉时期,汉初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包括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其中以黄老道家著作最多,其次法家著作18篇,其余各家杂之,其中的法家思想是道家影响下的法家思维。
  • 管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家 、军事家、道法家。集中体现于《管子》一书。是书篇幅宏伟,内容复杂,思想丰富。如《牧民》、《形势》等篇讲霸政法术;《侈靡》、《治国》等篇论经济生产,此亦为《管子》精华,可谓齐国称霸的经济政策;《七法》、《兵法》等篇言兵法;《宙合》、《枢言》等篇谈哲学及阴阳五行等;其余如《大匡》、《小匡》、《戒》、《弟子职》、《封禅》等为杂说。《管子》是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学术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
  • 管子 (汉语词汇)

  • 用于管道中输送各种流体的零件。管子断面通常为圆形,也有制成非圆形截面的异形管。一些金属管子如钢管和铜管等也可用做结构件或装饰元件。制造管子的材料很多,常用的有钢、铁和铜等金属以及陶瓷、塑料和橡胶等非金属。管子也可采用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复合材料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