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礼

词典解释: chá lǐ 1.指旧俗缔婚的聘礼。国语辞典注音 ㄔㄚˊ ㄌㄧˇ  拼音 chá lǐ1. 聘禮。舊俗聘禮多用茶,故稱為「茶禮」。▶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一齣》:「花花綵轎門前擠,不少欠分毫茶禮。」亦稱為「代茶」、「茶金」。2. 有關茶事的禮儀。

词典名字:

茶礼

词典发音:

chá lǐ

国语辞典
1.指旧俗缔婚的聘礼。
基本解释

茶礼[ chá lǐ ]

⒈  聘礼。旧俗聘礼多用茶,故称为「茶礼」。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一出》:「花花彩轿门前挤,不少欠分毫茶礼。」

⒉  有关茶事的礼仪

引证解释

⒈  指旧俗缔婚的聘礼。

孔尚任桃花扇·媚座》:“花花綵轿门前挤,不少欠分毫茶礼。”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今年这个冬,要寻一个可以端茶礼、结婚姻的好日子,竟是这样难!”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茶礼

  • 茶礼,既可以指茶的礼仪,还可以指茶的礼品,是古代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传统婚礼中“奉茶”“交杯茶”等仪式,为“茶礼”。在旧时,男子托媒人向女方家送聘礼时,聘礼中必须要有茶叶,所以,传统民俗中把女子受聘叫“受茶”,聘礼也称之为“茶礼”。
  • 在中国各民族中至今仍在流传。在拉祜族婚俗中,男女双方确定成婚日期后,男方要送茶、盐、酒、肉、米、柴等礼物给女方,拉祜人常说:“没有茶就不能算结婚。”婚礼上必须请亲友喝茶。白族男女定婚、结婚都要送茶礼.云南中甸一带的藏族青年,在节日和农闲时,打好酥油茶带到野外聚会,遇到姑娘们便邀请人座,如看中对方,可借敬茶的机会,抢过对方的帽子,然后离开人群,进行商谈,如不同意作配偶,就将帽子拿回。侗族在解除婚约时,采用“退茶”的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