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

词典解释: pú tuán 1.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垫子。多为僧人坐禅和跪拜时所用。国语辞典注音 ㄆㄨˊ ㄊㄨㄢˊ  拼音 pú tuán用蒲草編成的圓形墊子。以供佛教徒打坐時用。現在臺灣形式或作方形,材料或用布內裝棉絮。▶ 唐.顧況〈宿湖邊山寺〉詩:「蒲團僧定風過席,葦岸漁歌月墮江。」▶ 宋.陳與義〈休日早起〉詩:「蒲團著身寬,安取萬戶邑。」或作「蒲甸兒」、「蒲墩兒」、「蒲墊子」。

词典名字:

蒲团

词典发音:

pú tuán

国语辞典

蒲团 pútuán

[rush cushion;cattail hassock] 一种圆垫子,用香蒲草、麦秸等编成

基本解释

蒲团[ pú tuán ]

⒈  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垫子。以供佛教徒打坐时用。现在台湾形式或作方形,材料或用布内装棉絮。唐·顾况〈宿湖边山寺〉诗:「蒲团僧定风过席,苇岸渔歌月堕江。」宋·陈与义〈休日早起〉诗:「蒲团著身宽,安取万户邑。」也作「蒲甸儿」、「蒲墩儿」、「蒲垫子」。

英语praying mat (Buddhism, made of woven cattail)​

德语蒲团 (S)​

法语zafu (coussin de méditation)​

引证解释

⒈  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垫子。多为僧人坐禅和跪拜时所用。

唐 欧阳詹 《永安寺照上人房》诗:“草席蒲团不扫尘,松间石上似无人。”
宋 苏轼 《谪居三适·午窗坐睡》诗:“蒲团盘两膝,竹几阁双肘。”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游龙源寺》曲:“借居士蒲团坐禪,对幽人松麈谈玄。”
陈去病 《久病不痊有作》诗:“只合蒲团了身世,万缘删尽息悲哀。”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蒲团

  • 蒲团是指以蒲草编织而成的圆形、扁平的座垫。又称圆座。乃修行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