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闱

词典解释

古时国子学的代称。《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出龙楼而问竖,入虎闱而齿胄。”李善注引《周礼》:“师氏以三德教国子,居虎门之左。”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国子学在虎门之左,故称虎闱。

词典名字:

虎闱

词典发音:

hǔ wéi

国语辞典
1.古时国子学的代称。因其地在虎门之左﹐故有是称。 2.犹虎门。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国子学的代称。因其地在虎门之左,故有是称。

《魏书·世宗纪》:“虎闈闕唱演之音,四门絶讲诵之业。”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出龙楼而问竖,入虎闈而齿胄。”
李善 注:“《周礼》曰:‘师氏三德教国子,居虎门之左。’”
李周翰 注:“虎闈,教国子之学所也。”

⒉  犹虎门。参见“虎门”。

钱起 《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诗:“脱身鳧舄里,载笔虎闈前。”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虎闱

  • (1).古时国子学的代称。因其地在虎门之左,故有是称。《魏书·世宗纪》:“虎闱阙唱演之音,四门绝讲诵之业。”《文选·王融》:“出龙楼而问竖,入虎闱而齿胄。” 李善 注:“《周礼》曰:‘师氏以三德教国子,居虎门之左。’” 李周翰 注:“虎闱,教国子之学所也。”
  • (2).犹虎门。 唐 钱起 《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诗:“脱身凫舄里,载笔虎闱前。”参见“ 虎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