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

词典解释: hè hè 显著盛大的样子:~有名。国语辞典注音 ㄏㄜˋ ㄏㄜˋ  拼音 hè hè1. 顯盛的樣子。▶ 《史記.卷一二七.褚少孫補.日者傳》:「居之勢,失身且有日矣。」2. 炎旱。▶ 《莊子.田子方》:「至陰肅肅,至陽。」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3698页 第9卷 118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29页

词典名字:

赫赫

词典发音:

hè hè

国语辞典

赫赫 hèhè

[impressive;majestic;illustrious] 显赫的样子

赫赫乎可象也。——· 刘基《卖柑者言》

基本解释

赫赫[ hè hè ]

⒈  显盛的样子。

《史记·卷一二七·褚少孙补·日者传》:「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

⒉  炎旱。

《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

英语brilliant, impressive, outstanding

德语mächtig (Adj)​

法语brillant, impressionnant, remarquable

引证解释

⒈  显赫盛大貌;显著貌。

《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 尹,民具尔瞻。”
《国语·楚语上》:“赫赫 楚国,而君临之。”
韦昭 注:“赫赫,显盛也。”
《汉书·陈汤传》:“﹝ ﹞以言事为罪,无赫赫之恶。”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汉 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⒉  形容炎热炽盛。

《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
成玄英 疏:“赫赫,阳气热也。”
唐 丘为 《省试夏日可畏》诗:“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
清 徐夔 《苦热》诗:“朅来炎官执柄令,赫赫火繖高嵯峩。”

⒊  光明炫耀貌。

汉 扬雄 《法言·五百》:“赫赫乎日之光,羣目之用也。”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
梅尧臣 《日蚀》诗:“赫赫初出 咸池 中,浴光洗迹生天东。”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又成了火焰的柱,赫赫的压倒了 昆仑山 上的红光。”

⒋  形容声音洪大。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音赫赫,就似撞八荒之鼓,音闻天地。”

⒌  象声词。笑声。

《全唐诗》卷八八〇载《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赫赫

  • 赫赫(hè hè)
  •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 晋·常璩《华阳国志·先贤士女》:“临州郡虽无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 亦作“赫赫有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三七回:“还有一个胡公寿,是松江人,诗书画都好,也是赫赫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