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力

词典解释: tōng lì 1.佛教谓无所不至的神力。 2.一齐出力。国语辞典注音 ㄊㄨㄥ ㄌㄧˋ  拼音 tōng lì協力、合力。▶ 如:「大家齊心,把船划向對岸。」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4888页 第10卷 92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03页

词典名字:

通力

词典发音:

tōng lì

国语辞典

通力 tōnglì

[concerted effort] 一同尽力;全力

通力完成任务

基本解释

通力[ tōng lì ]

⒈  协力、合力。

如:「大家齐心通力,把船划向对岸。」

英语to cooperate, concerted effort

法语effort concerté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谓无所不至神力

白居易 《济偈》:“通力不常,应念而变。”

⒉  一齐出力

明 方孝孺 《与友人井田》:“但使人人有田,田各有公田,通力趋事相救相恤,不失先王之意则可矣。”
《人民日报》1982.3.29:“只有通力协作,才能较快地把邮电建设搞上去。”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通力

  • 通力:汉语词汇
  • 通力:刚果籍泰拳选手
  • 通力 (汉语词汇)

  • 通力是指无所不至的神力。 出处唐 白居易 《济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