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

词典解释: bù zhǎng 1.古代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 2.部队的长官。 3.国家所属各部以及各级党政部门等主持该部工作的负责人。国语辞典注音 ㄅㄨˋ ㄓㄤˇ  拼音 bù zhǎng中央政府管理各部的最高長官。▶ 如:「教育部部長」。

词典名字:

部长

词典发音:

bù zhǎng

国语辞典

部长 bùzhǎng

(1) [minister]∶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政府活动的国家高级官员

(2) [leader]∶部落首领

基本解释

部长[ bù zhǎng ]

⒈  中央政府管理各部的最高长官。

如:「教育部部长」。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

《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四年》:“五国 部长贡於 辽。”
《清史稿·饶馀敏郡王阿巴泰传》:“天命八年,偕台吉 德格类 等伐 扎嚕特部,渡 辽河,击部长 昂安。”

⒉  部队的长官

《元史·武宗纪二》:“敕城 中都,以牛车运土,令各部卫士助之,限以来岁四月十五日毕集失期者罪其部长。”

⒊  国家所属各部以及各级党政部门等主持该部工作的负责人。

如:交通部长;组织部长。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部长

  • 部长是指政府(特指中央政府)部门的首长,在政府首脑之下负责特定范畴工作,如国防、环境、财政、司法、教育等,负担起政府运作的重责大任。
  • 在实行内阁制的国家地区,部长是内阁的构成成员,故又被称为阁员或阁臣。如国家体制为君主制,则通常称为大臣。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部长为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下属各部门的负责人,一般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