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

词典解释: jīn guì 1.亦作"金柜"。亦作"金鐀"。 2.铜制的柜。古时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 3.引申谓传之久远。 4.借指藏书。 5.比喻博学。 6.相士术语。谓富贵之相。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ㄣ ㄍㄨㄟˋ  拼音 jīn guì金製的藏書匱,比喻縝密之意。▶ 《漢書.卷四九.鼂錯傳》:「刻於玉版,藏於金匱,歷之春秋,紀之後世。」▶ 唐.劉禹錫〈送分司陳郎中祇召直史館重修三聖實錄〉詩:「重修東觀帝王書,常時載筆窺金匱。」

词典名字:

金匮

词典发音:

jīn kuì

国语辞典
1.亦作"金柜"。亦作"金鐀"。 2.铜制的柜。古时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 3.引申谓传之久远。 4.借指藏书。 5.比喻博学。 6.相士术语。谓富贵之相。
基本解释

金匮[ jīn guì ]

⒈  金制的藏书匮,比喻缜密之意。

《汉书·卷四九·鼌错传》:「刻于玉版,藏于金匮,历之春秋,纪之后世。」
唐·刘禹锡〈送分司陈郎中祇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诗:「重修东观帝王书,常时载笔窥金匮。」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金柜”。亦作“金鐀”。

⒉  铜制的柜。古时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

汉 贾谊 《新书·胎教》:“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
《汉书·晁错传》:“陛下之德厚而得贤佐,皆有司之所览,刻於玉版,藏於金匱,歷之春秋,纪之后世,为帝者祖宗。”
晋 王隐 《晋书·瑞异记》:“甘卓 家金匱鸣,声似槌镜,清而悲。”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二:“他年金鐀如搜采,来叩空山夜雨门。”
孙犁 《<秀露集>后记》:“金柜之藏,不必永存;流落村野,不必永失。”

⒊  引申谓传之久远。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定金匱之计;又不知推演圣德,述先帝之志。”
颜师古 注:“金匱,言长久之法可藏於金匱石室者也。”

⒋  借指藏书。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李善长、宋濂、王褘 竝起自蒿莱,不覩金匱,古学废秏,而姓氏失其律度,兹无謫焉。”

⒌  比喻博学。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先生以金匱之才,歷 石渠 之选。”

⒍  相士术语。谓富贵之相。

唐 马总 《意林·物理论》:“三亭九侯,定于一尺之面;愚智勇怯,形于一寸之目;天仓、金匱以别贫富贵贱。”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金匮 (词语解释)

  • 金匮,汉语词汇。
  • 拼音:jīn guì
  • 其实就是金色的盒子,一般用于存放比较贵重的或具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比如:古人写的密函、遗诏等,都要放入金匮之内。宋太祖生前曾写诏书封于金匮内:“朕若崩后,传位其侄,倘不类我,更迭光义,无负天下。”
  • 出自《金匮要略》是东汉名医张仲景写的医书。合起来就是很珍贵,很重要,又简明扼要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