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葬

词典解释: péi zàng ①古代指臣子或妻妾死后葬在帝王或丈夫的墓旁:凡,以文武分左右。 ②殉葬:帝崩,一后三妃皆当。国语辞典注音 ㄆㄟˊ ㄗㄤˋ  拼音 péi zàng1. 陪同死者一起下葬。▶ 如:「用活人死人,實在太殘忍。」亦作「殉葬」。2. 古時臣子或妻妾的靈柩葬在皇帝或丈夫墳墓的近旁,稱為「」。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6413页 第11卷 1054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78页

词典名字:

陪葬

词典发音:

péi zàng

国语辞典

陪葬 péizàng

(1) [be buried with the dead]

(2) 殉葬

(3) 古代指臣子或妻妾的灵柩葬在皇帝或丈夫的坟墓的近旁

基本解释

陪葬[ péi zàng ]

⒈  陪同死者一起下葬。也作「殉葬」。

如:「用活人陪葬死人,实在太残忍。」

⒉  古时臣子或妻妾的灵柩葬在皇帝或丈夫坟墓的近旁,称为「陪葬」。

英语to be buried with or next to dead person (of deceased's partner, or of funerary objects)​

德语mit jemand nebeneinander begraben werden

法语être enterré avec ou près d'une personne morte (d'un partenaire décédé ou d'un objet funéraire)​

引证解释

⒈  旧指人、俑或物品陪同死者一起埋葬;殉葬。

《新五代史·周太祖淑妃杨氏传》:“太祖 崩,葬 嵩陵,一后三妃皆当陪葬,而 太原 未克, 世宗 詔有司营 嵩陵 之侧为虚墓以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至 秦穆 卒,以 子车氏 之三子为殉,而 秦政 时更有甚焉,意以使女数百陪葬。”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六章:“要有人想再去当,可以上 柴胡店 嘛, 石黑,还有 白眼狼,都在那里等人去陪葬哩!”

⒉  古代指臣子或妻妾的灵柩葬在帝王或丈夫的墓旁。

《魏书·外戚传上·姚黄眉》:“﹝ 姚黄眉 ﹞卒,赠 雍州 刺史, 陇西 王,諡曰献,陪葬 金陵。”
《北史·魏任城王云传》:“太和 五年,薨於州,遗令薄葬,勿受赠襚,诸子奉遵其旨,諡曰康,陪葬 云中 之 金陵。”
新唐书·百官志三》:“凡陪葬,以文武分左右,子孙从父祖者亦如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陪葬

  • 陪葬,是指以器物、牲畜或人与佣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以人陪葬是古代丧葬常有的习俗,而陪葬与殉葬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等待活人正常死亡后以葬于墓中。其中,有的是死者的妻妾、侍仆被随同埋葬,也有用俑、财物、器具等随葬,他们死后会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美妻艳妾都送到坟墓中去。